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

政三A陳欣承(8)

系級:政三A
學號:05114128
姓名:陳欣承
標題:柬埔寨自行車業 未來逆風頻襲
時間:2019/05/05
出處: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3795381
全文:
2019-05-05 23:58經濟日報 記者黃嘉洵╱即時報導
柬埔寨蓬勃發展的自行車業面臨投資暫緩,主因貿易戰的不確定因素以及與歐盟的免關稅待遇可能劃下休止符。

日經新聞報導,產值估計有3億至4億美元的柬埔寨自行車產業,過去幾年來飛快成長,近年來更取代台灣成為歐盟最大腳踏車供應國,為這個以依賴紡織及成衣業著稱的經濟體,帶來重大貢獻。但這股成長勢頭向來是由歐盟提供的免關稅待遇所帶動,依據今年2月開始的為期六個月檢討結果,這項貿易優惠可能告終。

柬埔寨能在2017年超越台灣成為歐盟最大腳踏車供應商,同時也受惠於華府及北京的貿易爭端,促使美國尋找像柬埔寨等替代供應國。但貿易戰的火藥味似乎在減退,川普去年9月對從中國進口的自行車加徵10%關稅,並未如當出威脅般增至25%,降低美國製造商立即轉向東南亞的迫切性。

影響最大的是歐盟正考慮撤銷柬埔寨的除武器外一切免稅的EBA(Everything But Arms)優惠待遇,主因該國「嚴重欠缺」人權,而且民主也在倒退。

在柬埔寨境內,EBA的焦點大多放在對產值數十億美元的紡織及鞋業的衝擊,但撤銷EBA對自行車產業也是滋事重大,因為自行車為柬埔寨第三大重要出口品。

根據官方數據,柬埔寨巴韋經濟特區去年出口140萬輛自行車,其中高達88%銷往歐洲。京永實業(A&J Worldwide)執行長艾德華表示,保有EBA對產業的健康「格外重要」,「若關稅回復到原先的14%,許多國家不僅在關稅上比柬埔寨更占優勢,在多數情況下,還擁有比柬埔寨更低的物流成本,以及在本地更大的供應鏈。屆時將柬國將難以和台灣、泰國、菲律賓及印尼等傳統腳踏車製造國競爭」。

此外,歐盟及越南的自由貿易協定(FTA)預計於今年或明年生效,越南屆時成為免關稅勁敵,對柬埔寨將是雙重打擊。因為柬埔寨的自行車廠向來跟其他東南亞國家進口半成品零件,並以本地勞工組裝及完成,再根據免稅方案出口。艾德華指出,歐越FTA生效後,越南的零組件將不用再列為柬埔寨本國的零件。
心得:
在對內整合上,歐盟也很看重價值標準問題,而歐洲整合一開始能夠進行,雖然主要是在於國際情勢與歐洲各國的國家利益,但共同的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經濟發展與民主制度也是一大要素,也使歐洲能夠較順利的進行更深的整合;因此歐盟對於加入的條件,也有設定加值標準的限制,這也無可厚非。然而以東南亞國家的情形來說,雖然彼此歷史文化上關係密切,但各面情形更顯複雜,其中柬埔寨更是經過一番動亂;而歐盟在對外關係上卻也常以價值標準來壓人,顯得有些不厚道且過分干涉。再加上歐盟也未「一視同仁」,對於更有威脅與影響力的中國,卻是直到最近才開始做因應與限制,真讓人想起二戰前幾個歐洲大國對於納粹的姑息,也更印證現實主義對國際政治的假設與分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