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歐盟峰會 首見英缺席
出處:青年日報
時間:2019.05.11
內容:
距離歐洲議會大選只剩2週,歐盟領袖9日先在羅馬尼亞舉行非正式峰會,討論內部改革、歐盟2019至2024年發展方向,以及執委會主席榮科任期屆滿後的權力更迭,此外,由於英國首度缺席歐盟峰會,有官員表示能聚焦歐盟未來發展,暫時擺脫「脫歐」議題,讓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在英國首相梅伊缺席下,歐盟27國領袖於羅馬尼亞中部大城錫比烏集會,針對歐盟2019至2024年的發展戰略進行討論,並於會後宣言中明確指出,「由27個國家組成的聯盟,已準備迎接未來」,似乎預示歐盟已確立了一條沒有英國參與的道路。
歐盟各國領袖在此次峰會達成包括維護公民自由與權益、擴大歐洲經濟基礎、環境永續發展以及宣揚歐洲價值等發展主軸,並討論歐盟執委會主席榮科10月任期屆滿後,接任者的遴選程序。
心得:
英國脫歐雖延後至10月31日,但首要需面對的仍是「是否要參加歐洲議會的選舉」,由缺席非正式峰會看來,英國目前仍受到國內內部政治的紛亂而影響,儘管國內仍有其他黨派的聲音要求參與歐洲議會選舉,但由於仍處於不能確定是否脫歐的階段,所以更難以抉擇是否要參加歐洲議會選舉。從此可看出一國的決策過程會受到的影響因素,以英國為例,就是因為國內行為者的態度而影響一國對外的決策,國內遲遲無法有共識的情況下,也將會影響歐盟國家對英國脫歐事件的質疑,甚至影響整體歐盟的議程,此次未參加議會選舉前的非正式峰會,我認為英國除了受到國內的紛亂局勢而無心參與議會的因素之外,亦受到歐盟其他會員國的壓力之下,由於英國的搖擺不定,歐盟其他應討論的議題都一直未能照常執行,影響到整體歐盟的運作,這樣的壓力之下,英國勢必得先處理自身國內問題,減少對於歐盟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