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4日 星期二

政三A陳欣承(9)

系級:政三A
學號:05114128
姓名:陳欣承
標題:歐洲議會選舉在即 法國慎防假新聞害民主
時間:2019/05/13
出處: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1905130277.aspx
全文: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13日專電)法國將於5月26日舉行歐洲議會議員選舉,去年底頒布的「反假新聞法」首度適用於歐盟架構下的選舉。除了新法派上用場之外,主要政黨也自行成立監控小組,隨時阻止謠言流傳。

歐洲議會目前有751席,法國占74席,是僅次於德國96席的第2大國;若英國完成脫離歐盟程序,席數重新分配,法國可望多得5席。

歐美民主國家的選舉近年深受假新聞威脅,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2017年當選之前也不得不澄清一些謠言,例如當時有假消息指他擁有境外銀行帳戶。

若放任這類謠言和假新聞流傳,很可能左右選舉結果,危害民主根基及公民社會運作,馬克宏因此於2018年一月宣布提出打擊假新聞法案,目的在於強制社群網站嚴格把關,促進網路平台透明化,避免境外勢力滲透。

法國政府去年12月底頒布「反假新聞法」,這次是首度適用於歐盟架構下的選舉,巴黎大審法院(TGI)也準備依法受理可能的通報案件。

距離投票日還有兩週,根據20分鐘報(20 Minutes),到13日為止,巴黎大審法院還未接獲任何有關假新聞的通報,未來即使有,處理起來也會有點複雜,畢竟沒有判例可循。

除了法案保障外,各政黨也紛紛自行監控,隨時留意是否有假新聞傳播。

根據報導,馬克宏所屬的中間派「共和前進」(LREM)採取3道防線,分別是利用「反假新聞法」自保、與大型社群網站合作、成立內部監控小組;這個小組有將近3000名成員,包括固定成員及志工,隨時在各大社群網站查看消息,尤其是臉書(Facebook)。

極端左派的「不屈法國」(LFI)也有專人檢視網路消息,發現有假就訴諸司法;另外還有一個小組負責在網站上分析及澄清各種消息,有電視辯論時,這個小組也會即時查驗辯論內容,以防不實資訊快速傳播。

報導提到,影響力龐大的臉書為因應反假新聞的趨勢,成立了事實驗證小組,加強防範假消息、假帳號及可能的外國勢力干涉;搜尋引擎龍頭谷歌(Google)則在歐洲議會議員選舉期間停止政治廣告,避免觸法。

法國最高視聽委員會(CSA)近期也推出一系列針對網路平台的建議,例如提供網路使用者便利且明顯的檢舉機制、採用更透明的演算法、打擊大量散布假消息的帳號等。

報導指出,這類有問題的帳號特別是公權力要打擊的目標,美國網路安全機構SafeGuard Cyber近期一份報告顯示,近月來,大型網站Youtube、推特(Twitter)及臉書約有6700個假帳號在散布假新聞及謠言,試圖把歐洲選民導向政治極端,暴露在這種威脅之下的歐洲選民將近半數。(編輯:周永捷)1080513
心得:
民主政體的特色與優點便在於每個人的自由權利與政治參與皆獲得保障,但這同時也成為一大破洞,即可能反而為「反民主」的有心人士提供了「保障」。在民主國家中由於這些保障與權利,人民的素質與責任要求就更大。在這多元的社會下,人民有許多不同的訴求,但在這變動的環境下不都能被滿足,再加上現今發達與大量的資訊,有心人士能更方便號招或大量傳遞特定資訊,結果人們便容易被帶進這個意見風向裡,造成民粹主義或極端思想氾濫,自由民主的權利反而被利用來行反自由民主之事。究竟如何保障民主權利與民主政體,這其中的界線又為何,真的是我們民主國家所該省思之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