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4日 星期二

法二D 周逸文(9)

系級 法二D
姓名 周逸文
學號 05141413
標題

看懂歐洲議會大選:3億7千萬人選出705席,全球規模第二大選戰月底登場

出處 https://www.storm.mg/article/1268151?srcid=73746f726d2e6d675f31643439313565316530316333373633_1557806255

內文
印度9億選民的國會大選還沒落幕,歐洲議會選舉緊接著在23日至26日登場,歐盟28國的37千多萬選民將選出705席議員。若以選民來計算,歐洲議會選舉是全球規模第二大的民主選舉,近年來歐洲反移民、民粹情緒高漲,更經歷英國脫歐的震撼,極右派與疑歐政黨在各國崛起,長年在議會佔據多數的中間陣營面臨嚴重威脅,本屆選舉將左右歐盟在未來5年的政治生態。以下介紹歐洲議會的職能與大選看點

歐盟(EU)的立法機構與一般國家「兩院制」類似,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相當於「下議院」,是由人民直選出的立法機構,議員每5年一任。歐洲議會與成員國部長組成的歐盟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共享立法權,法案須同時經雙方通過才得以生效,並制衡行政機構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歐洲議會的總部位於法國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但議員大多數時間在歐盟總部所在地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辦公。

雖然歐洲議會不能主動提出法案,但歐盟執委會制定的所有法案都須經過半議員同意,才能在歐盟28個成員國生效。此外,歐洲議會也會透過決議案對各國人權、環保等議題發聲,發揮政治影響力。歐洲議會的另一項重要職能,是對歐盟執委會主席人選行使同意權。歐盟執委會主席形同歐盟的政府首腦,又被稱為「歐盟總理」,現任主席為盧森堡前總理容克(Jean-Claude Juncker)。

歐洲議會選制為比例代表制(與台灣的不分區投票相似),凡是18歲以上的歐盟公民皆有投票權(奧地利與馬爾他的合法投票年齡為16歲,希臘則為17歲),各國代表席次依照人口數分配,政黨至少要達到5%得票率門檻才有資格獲得席次。德國是歐盟成員國中人口最多的國家(約8300萬),被分配多達96個席次,人口僅數十萬的馬爾他與盧森堡則只有6名代表。

1979年開放全民普選以來,除了數個以法律強制規定人民投票的國家(如比利時),8屆大選的投票率每況愈下,2014年的投票率來到歷史新低的42.6%若英國國會在22日前尚未通過脫歐《退出協議》,則需參與歐洲議會選舉,將和荷蘭在23日率先開跑,選出73席英國代表,多數國家則選擇在26日投票。
各國政黨合組聯盟
在投票結果出爐後,各政黨會組成政團,新一屆國會將於72日正式走馬上任。不同於一般議會由各政黨組成,歐洲議會的「政團」是由立場相近的政黨所組成的跨國政治聯盟,一個政團至少要由7個國家的25名議員組成,政團內各黨共享核心價值與政策目標,但投票立場不見得一致,也可以在任期內更換陣營。


歐洲議會現由EPPS&D兩大黨共組執政聯盟,但根據選前民調顯示,極右派崛起勢頭強勁,兩黨聯手取得議會過半的穩定局面可能在本次大選終結。布魯塞爾大學(Universite Libre de Bruxelles)的歐洲研究教授克雷斯比(Amandine Crespy)分析,隨著英國通過脫歐公投,首度有國家要離開歐盟的緊張感,讓本次大選的結果格外重要:「歐洲正在經歷一場存在危機」,而疑歐派政黨循著民主機制進入歐洲議會議會,卻可能反過來質疑甚至削弱歐盟存在的必要性,導致歐盟內部的歧異不斷加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