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4139
侯佳妤
出處: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5300
歐盟要求社群網站防堵假新聞 臉書建立全球「廣告檔案庫」
5月24至26日歐盟將舉辦歐洲議會選舉,為了防堵不實資訊影響選情,歐盟要求臉書、推特和谷歌提出因應辦法,並在日前釋出一份聲明,盤點3大網路平台目前為了打擊假新聞所採取的措施,例如「政治廣告檔案庫(Political Advertisement Library)」,同時也期待它們繼續進一步捍衛網絡資訊的真實和公平性。
臉書、推特、谷歌加入歐盟「打擊假資訊」聯盟
2018年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建立「打擊假資訊實踐準則(Code of Practice against Disinformation)」,目標在於遏止假新聞和錯誤資訊、廣告資訊透明化、移除假帳號和機器人程式、協助廣告商遵守基於事實和安全的廣告政策,以及讓網路使用者能申訴、回報不實資訊給研究者,讓他們對內容來源進行追蹤和分析。
同年10月臉書、推特和谷歌自願簽署這項準則,加入打擊假資訊行列,承諾逐月向歐盟報告它們在此方面所採取的措施和成效。
到目前為止,歐盟執委會對3巨頭投入的行動表示讚許,但也強調尚有許多未竟之處,期待它們能繼續落實並發想更多應對策略。
「為了讓第3方專家、事實查核員和研究者能進行獨立評估,(社群網站)必須提升相關技術,並分享防堵假帳號的方法和數據。」歐盟執委會表示。
除此之外,若這3個網路平台對自己打擊假新聞的承諾執行不力,恐會面臨歐盟鉅額罰鍰。
臉書「廣告檔案庫」全球開張!力推競選宣傳透明化
自今年1月逐步上線,3月底臉書「廣告檔案庫」已達到全球性規模,這是一個供所有人搜尋的公開資料庫,裡面包含所有出現在臉書和Instagram上的政治廣告,同時提供相關資訊,例如廣告金額、廣告費由誰支付、觸及率和目標觀眾的年齡、性別及地區等等。

舉例來說,在臉書「廣告檔案庫」搜尋有意參選美國總統的「楊安澤(Andrew Yang)」,就能找到他競選廣告資訊,還能看見出資者是他自己。(圖片來源/臉書廣告檔案庫)
推特「廣告透明度中心」和谷歌「政治廣告」也是具備相同概念的公開資料庫,主旨在於讓政治廣告客戶的活動透明化,只是目前規模尚小,僅涵蓋幾個特定國家和區域。推特包含美國、歐盟、澳洲與印度,谷歌則只有美國和印度,但表示歐盟部分已進入測試階段。
另一方面,臉書和推特也致力於移除假帳號及垃圾訊息,而且有8個來自北馬其頓、科索沃和俄羅斯的臉書社群,因為協同散播不實資訊而遭到關閉。
臉書並未證實這幾個社群是否意圖影響歐盟或其他歐洲國家選舉,不過由於位於敏感地區,方才落幕的烏克蘭大選又深受莫斯科滲透,難免引起了一些對俄羅斯不利的聯想。
這3大網路平台也正積極推廣媒體識讀,並提供記者和競選活動人員相關訓練。
專家:必須建立假資訊數據庫
假資訊利用網路平台像病毒一般散播,而它負面影響已經從螢幕蔓延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不只讓選舉受到操弄,甚至能導致暴力或死亡,印度大選便是一個現成的例子。
First Draft News計畫致力於打擊不實資訊,其發起人瓦爾多(Claire Wardle)表示,謠言之所以難以平息,在於它能挖掘出人們最深層的恐懼。
因此除了讓廣告資訊透明化,她認為還得建立一個公開的「假資訊數據庫」,把那些內容收集、儲存起來後進行分析,這才能有效遏制假資訊,否則僅是設置社群網站事實查核員,或政府介入監管都是不夠的。
心得:
科技的進步使人們能更容易透過網路平台接收訊息,但同時,不肖人士看準了這樣的便利性來去散步假資訊。從美國通俄門事件開始,使全球更加注意到了網路平台以及假消息的議題。我認為歐盟這次所提出的防止假消息的構想是非常的周到以及實際。但是建立資料庫必須花費巨額的資金(ex.需要資金聘搶相關工程人員、購買設備等等),也必須建立相關法規,我認為在短期內不太可能達成。但是這樣的構思很值得我們去探討,思考是否在台灣的社會能建立相關的機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