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級:政四A
學號:04114136
姓名:吳佩庭
出處:BBC 國際新聞
時間:2019/4/18
標題:中國一帶一路如何吸引了歐洲中立國家瑞士
新聞內容:
繼意大利之後,瑞士即將成為又一個加入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的西方發達國家。
在4月下旬北京舉行第二屆「一帶一路」峰會期間,瑞士總統兼財政部長烏力·毛勒(Ueli Maurer)將與中國簽署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兩國合作諒解備忘錄。
根據瑞士財政部公開的信息,這一備忘錄旨在讓中國和瑞士在一帶一路上的第三國,加強貿易、投資和項目融資。
今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意大利,意大利簽署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初步協議時,意大利官員就曾透露,另一個歐洲國家很快也將加入同一行列。
不過,瑞士宣佈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並沒有像意大利一樣,引起「分裂歐洲」的評論和分析。這應該與瑞士獨特的國際地位有關係。
如果說,意大利的港口可以更方便中國貨物快速抵達購買力強盛的西歐腹地,意大利作為主要西方經濟體國家參與「一帶一路」也更具有政治影響力的話,那麼不在一帶一路沿線上的瑞士,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持,其作用及影響也非比尋常。
瑞士在國際間以政治「中立國」著稱。過去200年來,瑞士在紛亂的歐洲強國爭霸中,為自己贏得「中立」的地位。
瑞士政府網站上有關於中立政策的基本原則:人道主義、絶不參與戰爭,絶不允許交戰國使用其領土,也不為交戰國提供僱傭兵部隊。
瑞士在政治防衛事務上的中立,與其在外交領域的積極主動,被認為是相輔相成、取長補短的最佳選擇。
正是因此,瑞士是最早承認中國並建立外交關係的西方國家之一。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並提議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後,瑞士和英國一樣,是最早成為意向創始國的西方國家。
2014年,瑞士中國自由貿易協定生效,瑞士成為「第一個與中國簽署意義重大的自貿協定的歐洲大陸國家和世界經濟20強之一」。
對中國來說,瑞士獨特的國際地位,對「一帶一路」倡議有極為重要的價值。首先,瑞士有國際間最富聲譽的金融服務業;其次,瑞士是國際組織總部的聚集地。
有觀察人士認為,瑞士對「一帶一路」的支持,顯示「歐洲國家對這一倡議適應得不錯」,也有充分的理由這麼做。評論認為「當世界上充斥中國產品,中國卻沒有接受足夠多的外來產品時,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是歐洲國家增加雙邊貿易的手段。意大利希望藉此打開中國市場,而瑞士則希望利用自己的全球最安全金融系統贏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