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政四A 李靜珊(5)

系級:政四A
學號:04114133
姓名:李靜珊

時間:2019/4/4
標題:波蘭司法改革又開倒車、威脅法官 歐盟執委會架起「大砲」啟動調查

內文:
鑑於波蘭最新通過的一個極具爭議的司法改革,歐盟執委會已經啟動了違法歐盟條約的起訴程序。具體來說,就是由「法律與公正黨」(PiS)領導的波蘭民粹保守派政府2017年通過的一項改革方案。其中規定法官有可能會需要因自己所做判決而面臨調查,甚至最終還有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以事後調查、 刑事責任威脅法官

此外,歐盟執委會還批評華沙最高法院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其獨立性無法保證。該委員會的職責是監督針對法官開展的紀律檢查。歐盟執委會副主席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認為,這樣的做法對於法官來說有威懾效應,迫使他們接受系統性的政治監管。
2015年開始執政的波蘭「法律與公正黨」在執政期即將結束之際推進了該國一項前所未有的司法改革。批評人士認為改革方案嚴重損害了法治國家原則。相關方案推出前後,這個歐洲中部的國家也爆发了多次大規模抗議事件。

啟動法治國家調查 歐盟執委會架起大砲
歐盟執委會曾多次要求波蘭這個重要的歐盟成員國應該維護歐盟的基本價值觀。最新的起訴只是眾多歐盟狀告華沙政府違反盟約中的一個。此外,歐盟執委會還向歐洲最高法院提起了多個訴訟,2017年甚至根據歐盟合約第7條針對波蘭啟動了法治國家調查。對於歐盟來說,這種調查好比「原子彈」,是其針對會員國違反盟約所能亮出的最終武器。

心得:

去年7月波蘭執政黨「法律正義黨」以對抗貪腐、提升司法效率等理由,提出司法改革。但實質上係右翼政黨法律與正義黨長期批評法官體系是守舊的共產黨勢力,因此不斷提出司法改革草案。然而被外界批評民主倒退,其中最引人爭議的是法案內容被質疑等同政府勢力滲透司法體系,但國會不顧外界反彈聲浪,仍然強行通過法案,因而再度引發歐盟注意。

實質上,自從2015年這個執政黨上台以來,就推行一系列改革,包括將國內最高法院法官退休年齡,從70歲降至65歲,因而迫使27名法官「被退休」,而不願退休的法官,如果得到總統的同意,就可以繼續留任。這樣的作法也引發反對人士批評,因為等同讓總統握有法官去留大權,也有違歐盟支持司法獨立的原則。

歐盟也介入波蘭司法改革,歐盟執委會根據2014年確立的法治審查規定以及《歐盟條約》第七條,對波蘭改革問題發起正式的法治調查。

然而其處理有三階段,且審查過程漫長,不見得能順利剝奪波蘭在歐盟理事會的投票權。且所謂「第七條」機制,是在1999年生效的《阿姆斯特丹條約》裡,授予其他成員國可懲罰違反歐盟價值觀成員國的權利,但是發動門檻高,須具備充分的證據證明會員國有嚴重違反條約的非常確定的風險。

因此透過這些正式程序來制裁波蘭,除了需要歷經漫長的法律程序,達到發動門檻也有一定難度,而波蘭也正是了解這些機制冗長的過程,加上匈牙利相挺,才使得波蘭得以無視歐盟執委會的警告,一意孤行。基於上述所言,目前歐盟仍然僅能選擇和波蘭進行道德勸說。

波蘭近年來對於司法的改革過程,直接挑戰歐盟一直以來追求的憲法基本法治原則及權力分立原則。此些行為引發歐盟譴責,但卻礙於制度上冗長程序,使得歐盟無法真正制裁波蘭政府。

但是實質上,我們可以發現除了啟動制裁程序複雜且過程漫長,另一部分很關鍵的原因應該是近年來歐盟不斷受到分裂危機的挑戰,使得各成員國考慮到應該以維護歐盟內部團結為當前最重要的議題,因此歐盟只能透過強烈譴責的手段來向波蘭施壓,才使得波蘭仍肆意妄為。


因此有學者認為可以透過預算的掌握,來制裁波蘭,余亦認同此舉乃目前歐盟能夠採行的手段,以刪減預算方式相逼,因為波蘭自2004年正式加入歐盟後,獲得逾千億歐元補助,經濟成長率也快速成長。此外,歐盟也表示,有意針對未來的預算分配,將成員國是否擁有有效的司法體系作為分配預算的考量之一,若成員國無法遵守,資金可能被凍結或限制。而這樣的政策若通過,勢必會打擊歐盟結構基金受惠國,其中波蘭是最大的受惠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