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級:政四A
學號:04114136
姓名:吳佩庭
出處: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90327/3293461/(中央社)
時間:2019-03-27
標題:習近平撒錢訪歐 歐洲領袖覺醒戒慎
新聞內容: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訪歐,風光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另豪氣下訂300架飛機,不過法國、德國及歐盟領袖卻接連當面表達建言,顯示面對中國霸權,歐洲開始覺醒。
習近平3月21日起展開歐洲行,不過在習近平一系列風光訪問各國之際,各項評論也紛至沓來,與義大利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後,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以不直接批評義大利方式,表示「若歐洲聯合行動會更好」。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Macron)則說,希望「一帶一路」是一條雙向道路。
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受訪更直言,一些國家如果以為與中國做生意能得到比較多好處,將對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感到驚訝,而且醒來時才發現自己依賴中國,並警告,中國並非自由的民主國家,「只顧眼前的利益,會比原來預料還早嘗到苦果」。
習近平這次訪歐行出現相當特別安排,26日馬克宏邀請梅克爾及歐盟執委會主席榮科(Jean-ClaudeJuncker)到巴黎,3人擺出歐盟聯合陣線與習近平會面,4巨頭罕見一起同台針對歐中關係發表談話。
這場4巨頭會面被視為真正一場最高決策者的「歐中高峰會」,歐洲陣線雖然一方面強調重視與中國合作,另一方面也當著習近平的面頻頻表達不滿。
馬克宏表示希望與中國共同打造一個更公平、更均衡的多邊貿易架構,「我們必須透過行動來展現合作比對抗好,透過敞開比關閉門戶能贏得更多」。
梅克爾說中國與歐洲貿易投資需提供更多「互惠」,但「我們有點難以看到互惠所在」。
榮科說歐中是戰略合作夥伴,也是競爭對手,呼籲中國,對歐洲企業的開放標準,應與歐洲對待中國公司相同。
此外,由於中國採取分而治之策略,對部分歐洲國家透過貿易投資獲取對歐洲政治影響力,此外與義大利的「一帶一路」合作也遭來裂解歐洲疑慮,馬克宏重話表示:「沒有人是天真的,我們尊重中國,決心進行對話與合作,但我們希望主要夥伴尊重歐盟的統一及其所擁有的價值。」
這麼多領袖對習近平當面指教,似乎顯示面對中國霸權,歐洲開始覺醒。
習近平3月21日起展開歐洲行,陸續到訪義大利、摩納哥及法國。23日在義大利期間簽署達70億歐元的「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義國成為第一個擁抱「一帶一路」的歐盟創始國和7大工業國集團成員國,受到各界矚目。
24日在摩納哥期間,摩納哥電信公司(MonacoTelecom)將與中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合作,要把摩納哥打造成「5G智慧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完全覆蓋5G的國家,在美國封殺華為之際為中國5G進行大幅公關宣傳。
25日至26日在法國訪問期間,中國與空中巴士簽訂一紙約350億美元的大合約,購買290架空巴A320和10架A350飛機。
心得:
目前歐洲最受矚目的除了英國脫歐事件外,還有面對義大利搶先與中國進行合作,歐盟較大權勢國家,包括德國法國也以不直接的批評方式來譴責義大利,並希望中國與歐洲的合作應該要有更多的互惠利益,而非只是讓歐洲國家依賴中國,但在這次的習近平訪歐期間,也購買的大量的航空飛機,讓歐洲各國領袖開始意識到中國的霸權,開始覺醒。
2019年3月27日 星期三
政三A 康倍瑄(4)
系級:政三A
姓名:康倍瑄
學號:05114159
標題: Google搜尋顯示新聞要付費!歐盟兩草案不只網路巨頭的惡夢,還可能波及媒體與創作者
時間:2019/3/27
出處:數位時代
網址: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2739/eu-passes-new-copyright-law
全文:
歐盟法庭前日投票通過新的著作權相關法律草案,飽受爭議的兩道草案11與草案13,也獲得支持,有些評論認為,這些新法案可能會扼殺歐洲科技服務公司的自由,以及大眾在網路上創作的能力。
草案11規定搜尋引擎與新聞整合平台,必須支付新聞網站費用,來刊登他們的新聞文章連結與摘要內容。
草案13規定,大型科技公司得對網路上違反著作權的所有產物負責,只要有違反著作權的影像或文字等內容出現,必須科技公司承擔起之後追究責任。
Google張貼新聞連結得付費
草案11主要針對Google搜尋結果和Google新聞而來,歐盟認為,Google顯示新聞網站連結,也得支付「連結張貼費」。對此,Google先前就表示反對意見,認為這樣強制的法律,不僅不會為新聞網站帶來額外收益,反而會驅使Google隱藏那些得付錢的新聞連結,最後間接打壓歐洲新聞網站的內容。
在德國與西班牙,都曾經試著實施連結張貼費相關法規,但是最後都以失敗作收。
網路還能存在自由創作?
草案13則是相當嚴格的數位著作權規範,即使YouTube、Facebook等網路服務都已經會在發現違反著作權內容後,撤除內容,但是歐盟卻是希望這些違反法規的內容,從一開始就無法被上傳到網路上,若違規,科技公司得負全責。
從科技公司角度來看,他們就得在內容上傳機制中,導入內容過濾技術,來防止違反著作權的內容出現。這樣的技術可能是一大營運成本,進而扼殺一些科技服務在歐洲推行的動力。
另外,許多網路內容就是立基在電視節目片段或影像而生,如Meme或GIF動態圖像等,超過5百萬歐盟居民先前就連署反對草案13,認為這道法律會扼殺網路創意來源,讓一般人的創意無處發揮,美國公司Reddit、Wikipedia等也出面發聲反對。
對此,歐盟加了註記,如果數位內容是有引言、批評、回饋意見、諷刺漫畫、滑稽模仿、拼貼等目的,就不受這條法律影響。換句話說,Meme或GIFs的創作與上傳,並不違反數位著作權法。然而,怎麼在內容過濾機制上排除這些例外,又怎麼真正做到管制,將會為科技服務公司帶來一大難題。
歐盟的著作權草案才剛通過,因為是草案階段,實際實行辦法還得看各個歐盟成員國家如何訂定詳細法條,這些國家的法條用詞、詳細法規,也才會決定歐洲人民的網路自由創作權,是否真的被這條歐盟法律扼殺。
每個歐盟國家會有約2年的時間,來把新的著作權法律加入自己的國家法律中,換句話說,新的著作權法約2年後會正式在歐洲實行。而就如先前GDPR個資法一樣,歐盟的一些重要法規,也可能影響美國法規的走向。
心得:
這篇新聞再度證明了歐盟作為一個實際政治聯盟,擁有立法規的權力。在一些非政治議題的領域上,可以做為超國家的方式決策出對會員國28國的法律。歐盟已經逐漸成為凌駕各國政府之上的超國家組織,對歐洲整合派來說是樂見其成的,歐洲各國的整合已經在影響著世界一極多強的結構,對國際政治的走向有著莫大的影響,不過理所當然的是歐盟內部仍存在著疑慮風險和問題。包括這種超國家主義的風格,仍是受到許多民眾及現實主義派學者的質疑,當歐盟的權力能主宰各國政治及利益,想必會產生民族主義極大的反彈,這也是歐盟在盧森堡條約後發展中該注意的,權力的限制及分配。
2019年3月26日 星期二
政三B 張簡翊辰(3)
歐盟同意推遲英國脫歐時程,暫定4月12日
2019/03/22 中華民國外交部
http://internationalnewsstation.tw/?event_area=europe
英國2019.03.22
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 21日提供英國兩個推遲脫歐時程的方案,若英國議會下週通過梅伊版脫歐草案協議,脫歐時程可推遲至5月22日;若英國議會否決脫歐協議,歐盟則會縮短期限,要求英國在4月12日前完成脫歐程序。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表示,4月12日是關鍵日期,英國必須在這之前表明是否參加5月23至26日的歐洲議會選舉,若屆時仍未做出決定,那麼脫歐延期將變成不可能的選項。
第三次大事紀
系級:政三B
學號:05114252
姓名:陳彥廷
俄國在歐洲政經影響力 逐步擴大
- Line
- 複製連結
最新研究指出,由於部分歐洲國家的企業法規鬆散、稅務環境寬容,和反貪腐行動不一致,即便俄羅斯因2014年兼併克里米亞遭到歐美制裁,但俄國在歐洲的政經影響力卻不斷擴大。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指出,奧地利、義大利和荷蘭的財務和政治制度,有意或無意助長俄羅斯在西歐國家施展經濟和政治影響力。
自2014年來,俄國在奧地利的投資金額倍增。報告指出,俄羅斯占奧地利的外國直接投資逾比重,由2013年的8%攀升至2017年的逾16%。
由於義大利主要政黨與俄國抱持相同的反移民和疑歐態度,俄羅斯與義大利的經濟關係日益密切。報告顯示,俄國公司在義大利的策略投資觸角已深入能源、電信和房地產業;義國銀行對俄羅斯的曝險僅次於瑞士,金額約達230億美元。
此外,荷蘭現為俄國第2大貿易夥伴。俄國企業在荷蘭的資產由2009年的490億美元,激增至2017年的1,210億美元。雖然多數增加發生在2014年和制裁措施之前,不過近幾年俄國企業在荷蘭的資產穩定增加。
報告作者暨美國國務員前官員康利(Heather Conley)指出:「這些商業活動在制裁下進行,我們正在玩打地鼠遊戲。」
CSIS資深副主席康利強調,報告的用意不在指責歐洲或奧義荷3國,而是希望引起歐美注意,目前迫切需要跨大西洋合作,共同打擊非法金融流動。「CSIS無意指責任何人,但我們並未一起採取行動。」
荷蘭駐美大使的發言人表示,荷蘭完全知悉俄羅斯在其他國家的影響力,「荷蘭不認為自身助長俄國的邪惡行為,不論有意或無意。」
奧地利駐美大使發言人表示,奧國不便對未曾看過的文件表示意見。義大利和俄羅斯大使未能即時發表評論。
政三B呂振豪(3)
系級:政三B
學號:05114214
姓名:呂振豪
時間:2019.03.19
英國下議院議長:相同脫歐協議不得重送議會表決
英國下議院議長貝爾考(John Bercow) 18日表示,脫歐協議不能進行第三次表決。貝爾考引用1604年的一項慣例指出,在同一個議期中,議會不得就相同議案進行二次投票,若梅伊的脫歐協議在沒有大幅更改的情況下重新送回議會表決,將違反該項慣例。英國的脫歐時程即將於本月29日到期,屆時若無法和歐盟就協議內容取得共識或延後脫歐期限,英國將在沒有協議的情況下脫歐,勢將對經濟產生嚴重衝擊。
政三B 潘易呈(3)
系級:政三B
學號:05114245
姓名:潘易呈
學號:05114245
姓名:潘易呈
出處:https://tw.news.yahoo.com/%E6%96%B0%E7%B6%B2%E8%B7%AF%E7%89%88%E6%AC%8A%E6%B3%95%E5%B0%87%E8%A1%A8%E6%B1%BA-%E4%B8%8A%E8%90%AC%E6%AD%90%E6%B4%B2%E6%B0%91%E7%9C%BE%E4%B8%8A%E8%A1%97%E6%95%91%E7%B6%B2%E8%B7%AF-071841667.html
時間:2019/3/24
新網路版權法將表決 上萬歐洲民眾上街救網路
歐洲各地數萬群眾今天走上街頭,反對歐洲議會即將付諸表決的新版網路版權法。批評人士認為網站過濾機制恐導向審查化,而倡議者則說立法可捍衛創作者,讓他們獲公平報酬。
德國之聲(DW)及法新社報導,單單在德國就有40場集會,而瑞典、波蘭、瑞士、奧地利及葡萄牙等國也有相關示威。
警方說,慕尼黑有4萬人有上街頭高喊「拯救網路」,柏林的示威活動則吸引1萬人共襄盛舉。
抗議群眾呼籲歐洲議會(EP)對排定於26日表決的歐盟網路版權法投下反對票。
歐盟網路版權法案所含變革,包括提議強迫YouTube等網路平台安裝自動過濾機制以刪除非法內容。
法案也要網路企業在複製或張貼新聞內容與連結時,支付更多費用給新聞機構。
包括法新社等媒體組織都竭力推動這項舉措。他們主張,臉書(Facebook)、谷歌(Google)等企業透過將新聞與廣告互綁的方式海撈幾十億美元,新聞業卻苦哈哈。
然而,抗議民眾及Google等網路巨擘表示,法案若闖關成功,將重傷資訊自由和小型網媒。
新法案意在更新歐盟2001年時制定的單一市場版權法。今年2月歐盟各國元首和歐盟執行委員就法案取得初步共識,本月26日將進入最後階段,讓751席次的歐洲議會在5月26日大選前進行表決。
一旦通過,歐盟成員國有2年時間把新法納入國家法令。
2019年3月25日 星期一
政三B 黃崇恩(3)
系級:政三B
學號:05114249
姓名:黃崇恩
出處: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3716882
時間:2019/3/25
義大利挺一帶一路 德警告將嘗苦果
學號:05114249
姓名:黃崇恩
出處: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3716882
時間:2019/3/25
義大利挺一帶一路 德警告將嘗苦果
義大利加入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計畫,德國外長馬斯警告,只顧眼前的利益將嘗苦果。
在義大利總理孔蒂(Giuseppe Conte)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見證下,兩國23日在羅馬簽署一帶一路備忘錄,義大利成為第一個擁抱一帶一路的歐盟創始國和7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國。
義大利的民粹政府去年5月上台後,就經常與歐盟及其它歐洲國家發生衝突,如今擁抱一帶一路,受到美國和歐洲盟國的批評。
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接受週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訪問時表示,一些國家如果以為,與中國做生意能得到比較多好處,將驚訝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而且醒來時才發現自己依賴中國。
馬斯警告,中國並非自由的民主國家,「只顧眼前的利益,會比原來預料還早嘗到苦果」。
馬斯強調,中國毫不留情在全世界捍衛自身利益,歐盟國家唯有聯合起來,才能克服中國與俄羅斯等「巨人」帶來的挑戰。
北京透過名為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投資,擴大對歐洲的影響力,歐盟各國對歐洲可能因此被分化曾多次表示憂心。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22日舉行的歐盟高峰會上,沒有直接批評義大利加入一帶一路,不過她強調「歐洲聯合行動會更好」。
政三A 05114107 黃凱荃(3)
系級:政三A
姓名:黃凱荃
學號:05114107
日期:2019/3/24
出處:http://www.epochtimes.com/b5/19/3/23/n11135395.htm
在習近平訪問意大利之際,意大利與北京週六(23日)簽署加入「一帶一路」備忘錄,但5G建設排除在外。法媒報導,這個備忘錄並不具備任何束縛力;並形容意大利一隻腳在內,一隻腳在外,關鍵時刻或可抽身。
備忘錄不具備束縛力
如此前外界估計,意大利週六簽署了加入中國一帶一路的備忘錄。德國有評論指,中共運用古羅馬「分而治之」策略,分裂歐洲。
法廣分析,目前只是開始,從雙方簽署的合同看,歐盟擔心的中方將在通往歐洲海上貿易之路的意大利兩大重要港口的投資仍然有限。由於美國和歐盟的反對,大約二十個項目暫時中止。
羅馬表示,談判繼續進行,相關項目有可能在意大利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4月訪問北京時簽署。羅馬還表示,意大利的目標在於修正目前大量中國製造進入意大利,很少意大利製造進入中國的不平衡局面。
報導說,北京曾有意把與羅馬合作開發的電訊項目納入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但意大利副總理、同時是五星黨領袖的梅奧對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表示,與中國簽署的「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不包括5G。
他並且說,意大利將會利用「黃金法則」謹慎應對5G網絡建設,以緩解美國和歐盟對中國電訊製造商進入歐洲市場的擔憂。
所謂的「黃金法則」(golden rule)是政府掌握的工業否決權,根據這一法則,所有公司從歐盟以外的供應商那裡購買5G技術都必須提前通知政府。
美歐所指的5G供應商,都是劍指中共的華為集團。
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研究所的歐洲問題專家柯克加德(Jacob Kirkegaard)向美國之音表示,中國或許會對港口等項目進行投資,但要說意大利和北京打算結為類似經濟戰略聯盟那樣的關係,則根本不可能。
他又指出,意大利將會在較短期內有執政黨更迭,現總理孔特所在的五星黨可能退出政府,聯盟黨或成為意大利的主導政黨,而聯盟黨領袖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還沒有表示支持,這個備忘錄的影響力將是有限的。
意大利為何加入一帶一路?
意大利是歐盟第三大經濟體、七國集團成員,歐盟不希望中共一腳踩進歐洲的腹地。
美國、歐盟此前堅決反對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但意大利為何仍一如既往?法廣認為,既有經濟利益的考量也有政治的計算。
意大利五星黨執政後,其政策和宣示「意大利優先」多遭歐盟批評,法意關係因此略顯緊張,相對孤立;經濟上,意大利危機潛伏,急需投資,北京承諾加入一帶一路後可獲巨額投資,極具誘惑力。
意大利政府週六表示,中意雙方簽署29項合同,價值25億歐元,潛在價值可達200億歐元。中共官媒說,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是2019年迄今北京外交的最重大突破。
意大利將如何與歐盟背道而馳?
週五(22日),法國總統馬克龍仍然表示對意大利與中國行將簽署的一帶一路持懷疑態度,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面對中國,歐盟成員國應採取一致的行動。
馬克龍去年在法國大使年度會議上表示,不要忽視中共推行的「一帶一路」包含的霸權企圖;在不久前完成的非洲之行中,馬克龍同樣發出了類似的警告。
週五,歐盟領袖決定對中共採取強硬戰略,其具體方案是在公共市場准入尋求新的對等規則,以及強化外國在歐洲境內的戰略投資監督等。
馬克龍再度發表聲明稱:「在與中國的關係上,歐盟天真的時代終結了」。此前,馬克龍稱讚「歐盟甦醒了」,主要指的是歐盟不久前制定的針對中共的「十點行動計劃」。
歐美目前有共識,中國可以在西方不受限制地自由投資,但西方也要以對等姿態出現在中國市場。
法廣表示,對於歐盟早先通過的、意大利曾全力支持的主要針對北京的「限制外國在歐盟境內投資方案」,從現在起將面臨嚴峻考驗。而北京方面是不是笑得有點早?
德國之聲則說,意大利如何在盟友與北京間走鋼絲,又是否能夠獲得期待的利益,尚且是未知數。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意大利偏離德法軸心,歐盟以及其它主要發達國家將更為警惕,並力推更多措施來抵禦中共的影響力,保護自己的工業基礎和高科技
姓名:黃凱荃
學號:05114107
日期:2019/3/24
出處:http://www.epochtimes.com/b5/19/3/23/n11135395.htm
意大利簽一帶一路 法媒:北京笑得有點早?
備忘錄不具備束縛力
如此前外界估計,意大利週六簽署了加入中國一帶一路的備忘錄。德國有評論指,中共運用古羅馬「分而治之」策略,分裂歐洲。
法廣分析,目前只是開始,從雙方簽署的合同看,歐盟擔心的中方將在通往歐洲海上貿易之路的意大利兩大重要港口的投資仍然有限。由於美國和歐盟的反對,大約二十個項目暫時中止。
羅馬表示,談判繼續進行,相關項目有可能在意大利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4月訪問北京時簽署。羅馬還表示,意大利的目標在於修正目前大量中國製造進入意大利,很少意大利製造進入中國的不平衡局面。
報導說,北京曾有意把與羅馬合作開發的電訊項目納入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但意大利副總理、同時是五星黨領袖的梅奧對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表示,與中國簽署的「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不包括5G。
他並且說,意大利將會利用「黃金法則」謹慎應對5G網絡建設,以緩解美國和歐盟對中國電訊製造商進入歐洲市場的擔憂。
所謂的「黃金法則」(golden rule)是政府掌握的工業否決權,根據這一法則,所有公司從歐盟以外的供應商那裡購買5G技術都必須提前通知政府。
美歐所指的5G供應商,都是劍指中共的華為集團。
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研究所的歐洲問題專家柯克加德(Jacob Kirkegaard)向美國之音表示,中國或許會對港口等項目進行投資,但要說意大利和北京打算結為類似經濟戰略聯盟那樣的關係,則根本不可能。
他又指出,意大利將會在較短期內有執政黨更迭,現總理孔特所在的五星黨可能退出政府,聯盟黨或成為意大利的主導政黨,而聯盟黨領袖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還沒有表示支持,這個備忘錄的影響力將是有限的。
意大利為何加入一帶一路?
意大利是歐盟第三大經濟體、七國集團成員,歐盟不希望中共一腳踩進歐洲的腹地。
美國、歐盟此前堅決反對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但意大利為何仍一如既往?法廣認為,既有經濟利益的考量也有政治的計算。
意大利五星黨執政後,其政策和宣示「意大利優先」多遭歐盟批評,法意關係因此略顯緊張,相對孤立;經濟上,意大利危機潛伏,急需投資,北京承諾加入一帶一路後可獲巨額投資,極具誘惑力。
意大利政府週六表示,中意雙方簽署29項合同,價值25億歐元,潛在價值可達200億歐元。中共官媒說,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是2019年迄今北京外交的最重大突破。
意大利將如何與歐盟背道而馳?
週五(22日),法國總統馬克龍仍然表示對意大利與中國行將簽署的一帶一路持懷疑態度,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面對中國,歐盟成員國應採取一致的行動。
馬克龍去年在法國大使年度會議上表示,不要忽視中共推行的「一帶一路」包含的霸權企圖;在不久前完成的非洲之行中,馬克龍同樣發出了類似的警告。
週五,歐盟領袖決定對中共採取強硬戰略,其具體方案是在公共市場准入尋求新的對等規則,以及強化外國在歐洲境內的戰略投資監督等。
馬克龍再度發表聲明稱:「在與中國的關係上,歐盟天真的時代終結了」。此前,馬克龍稱讚「歐盟甦醒了」,主要指的是歐盟不久前制定的針對中共的「十點行動計劃」。
歐美目前有共識,中國可以在西方不受限制地自由投資,但西方也要以對等姿態出現在中國市場。
法廣表示,對於歐盟早先通過的、意大利曾全力支持的主要針對北京的「限制外國在歐盟境內投資方案」,從現在起將面臨嚴峻考驗。而北京方面是不是笑得有點早?
德國之聲則說,意大利如何在盟友與北京間走鋼絲,又是否能夠獲得期待的利益,尚且是未知數。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意大利偏離德法軸心,歐盟以及其它主要發達國家將更為警惕,並力推更多措施來抵禦中共的影響力,保護自己的工業基礎和高科技
政三B 蘇郁珊(3)
政三B蘇郁珊05114255
2019/03/19
脫歐遭遇「憲法危機」,英議長出面干預梅伊計劃
距離原定脫歐期限僅有11天的時間,英國首相梅伊或許不得不放棄為脫歐協議再舉行一次投票的計劃。當地時間3月18日(周一)下午,英國下議院議長貝爾考(John Bercow)表示,議會不能再針對相同的協議第二次投票,除非協議發生實質性改變。
貝爾考引用一項可以追溯至1604年的公約表示,脫歐協議「可能不會再次提交給同一屆議會(表決)」。他強調協議必須在「實質內容上有所不同」,也意味著歐盟提供的條件要做出改變。
梅伊的脫歐協議已經連續兩次在議會遭到否決。按照原定計劃,如果協議能在本周的第三次投票中獲得通過,梅伊將向歐盟提出為期三個月的一次性延期申請,新的脫歐截止日預計為6月30日。這個日期可以保證英國不用參與今年5月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
然而貝爾考的干預,意味著梅伊很可能在周四的布魯塞爾峰會上,請求將脫歐期限延長較長的一段時間,也代表著英國必須花費超過1億英鎊參加歐洲議會選舉。
英國副總檢察長巴克蘭(Robert Buckland)表示,這相當於一場「憲法危機」。他認為在這種僵局下,首相府將不得不考慮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一些保守黨議員懷疑,貝爾考的真正目的是迫使梅伊向英國請求較長的脫歐延期,這樣議會有望掌握脫歐進程的主動權。然而也有人表示,貝爾考的干預反而挽救了梅伊,畢竟這份脫歐協議在本周獲得通過的可能性已是微乎其微。
不過,如果下議院的大多數議員都樂意再審視當前這份脫歐協議,那麽他們或許也會尋求擱置這項歷史悠久的公約辦法。
另一方面,延期申請仍需歐盟同意。從歐盟此前的各方表態來看,為了避免「無協議脫歐」,歐盟總體上不會反對延期。但申請仍需其餘27個歐盟國家一致同意,而這些國家在英國脫歐的立場上正在出現分歧。
《衛報》引用布魯塞爾的消息人士表示,歐盟可能會向梅伊伸出援助之手,在峰會上商議一個全新的脫歐期限,這就可以讓她在下周辯稱,脫歐協議已經發生了改變,議會可以進行第三次投票。
心得:
補充一下為何巴克蘭會認為這場議會決議會成為一項憲法危機。由於英國是不成文憲法,多半憲法的組成是由習慣法組成,也就是說有很多documents是英國憲法的根本。但有些例外——如議會通過的法案、法院的判例及國際公約會成為成文的英國憲法,也就是說,脫歐是眾所皆知的憲法異動。拉回原本問題:脫歐怎麼會造成憲法危機?這篇報導中,並無提及太多有關貝爾考提出的問題,在此補充說明。貝爾考所提及的公約是1604年4月2日的國會慣例,「同一份文件或是大同小異的文件,無法由同一屆議會再舉行一次表決」。貝爾考跟巴克蘭的主張都是如果不考慮解散國會,此表決不僅僅是無法動工而已,也關係到英國憲法保障下的公民權益會不會被這場脫歐行動犧牲。但要讓英國有條件的脫歐,就會關係到梅伊的內閣是否可以生出一份具有異質性的文件又或者她是否得被換下台、整個國會在延期之前是否會重新整盤以及就算整盤了,在短期間內英國會不會被強制無條件退出歐盟。
##Financial Times報導:https://www.ft.com/content/8921c9d2-4a42-11e9-bbc9-6917dce3dc62
##Youtube" Speaker Bercow says May cannot have vote on the same Brexit De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5&v=ZEpzY5JbYM4
https://youtu.be/GZx6TUrOTW4
##Financial Times報導:https://www.ft.com/content/8921c9d2-4a42-11e9-bbc9-6917dce3dc62
##Youtube" Speaker Bercow says May cannot have vote on the same Brexit De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5&v=ZEpzY5JbYM4
https://youtu.be/GZx6TUrOTW4
中四A 朱凱莉(3)
系級 : 中四A
姓名 : 朱凱莉
學號 : 04111159
時間 : 2019/03/25
標題 : Xi meets Macron as French president
seeks united EU front on China
內文 :
BEAULIEU-SUR-MER,
France: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and his French counterpart Emmanuel
Macron met for dinner in the south of France on Sunday (Mar 24) ahead of
official talks with the host leader seeking to forge a united European front to
contend with Beijing's advances.
"Very happy
to welcome President Xi Jinping and his wife to France," Macron wrote in a
tweet. "This visit will strengthen our strategic partnership and affirm
the role of France, Europe and China towards a strong multi-lateralism."
Xi earlier arrived at the resort city of Nice accompanied by his wife Peng Liyuan to be welcomed by French Foreign Minister Jean-Yves Le Drian and an honour guard.
Prior to meeting
with Macron, Xi went to the nearby principality of Monaco, where he was
received by Prince Albert II and where a government spokesman said bilateral
talks would "address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Xi, who has made a priority of establishing China as a global player, travelled from Italy, whose government became the first G7 state to sign up to his landmark new "Silk Road" infrastructure project, a massive undertaking to join Asia to Europe.
Washington and some EU states fear the huge project will give China too much sway. But Xi says it would be a two-way street of investment and trade.
Germany
criticised Rome over its participation in the new Silk Road project.
"In a world with giants like China, Russia or our partn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we can only survive if we are united as the EU. And if some countries believe that they can do clever business with the Chinese, then they will be surprised when they wake up and find themselves dependent," Foreign Minister Heiko Maas told Welt am Sonntag newspaper.
The EU's German
budget commissioner, Gunther Oettinger, told the Funke newspaper group that
Europe should ensure it retains its autonomy and sovereignty when dealing with
China.
He expressed
concern that already "infrastructure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 is no
longer in European but in Chinese hands.
French Finance
Minister Jean-Yves Le Drian had remarked on Friday that "Silk Road
cooperation must go "in both directions."
Amid tight
security, the Chinese and French first couples enjoyed a private dinner at
Beaulieu-sur-Mer, near Nice, overlooking the Mediterranean.
They were due to
have what a Chinese official termed "a deep exchange of views on
Sino-French, Sino-European rel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and issues of mutual
interest."
Xi's official
visit to Paris on Monday will mark 55 years since Charles de Gaulle established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Beijing.
A series of
cooperation deals on nuclear power, aerospace and clean energy initiatives,
some involving lucrative contracts, are expected to be signed.
On Tuesday,
Macron and Xi will be joined by German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and EU
Commission chief Jean-Claude Juncker to explore "points of
convergence" ahead of an EU-China summit in Brussels next month.
As well as
addressing commercial cooperation and strategic issues with Xi, Macron has also
been urged to deal with the case of Chinese former Interpol head Meng Hongwei.
Meng's wife has
had no news of her husband since his arrest in China nearly six months ago and
it emerged Sunday she has written to Marcon asking him to bring up his
disappearance with Xi.
He is believed
to be facing corruption charges.
CHINA AS
EU 'RIVAL'
But Xi's visit
poses a particular challenge for Macron, who wants to deepen EU ties with China
while also pushing back against Beijing's growing global clout.
Europe's
distrust of Chinese telecom giant Huawei, which is poised to become the
dominant player in next-generation 5G mobile technology worldwide, is
emblematic of the increasingly rocky relationship.
Monaco, which
notably is eyeing a share of Chinese luxury tourism and has its own foreign
policy, only last year signed an accord with Huawei to make the principality
the first country entirely covered by the company's 5G mobile network by year
end.
Macron has
lauded the EU's "awakening" to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China, which
the bloc now labels a "rival" despite being Europe's biggest trading
partner.
"The
reality is that the world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 China is not the
country it once was, and we are dealing with a very major partner," a
Macron aide said ahead of Xi's visit.
The US is
pressuring European allies to not use the Huawei technology, saying it creates
a security risk by potentially letting Beijing snoop on sensitive
communications.
But France has
not ruled out using Huawei gear.
Beijing has
accused Washington of trying to escalate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trade battle
with China.
'REALITY
VERY DIFFERENT'
Despite the many
sources of friction, France wants to engage China as a closer partner as
Washington makes a pointed withdrawal from global affairs under Trump's
"America First" policy.
For example,
Macron may seek more Chinese support of the French-backed G5 Sahel force
fighting Islamist extremists in Western Africa.
China has been
investing heavily in a diplomatic offensive across Africa, promising to help
build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as part of the new Silk Road initiative.
Aides say Macron
will press Xi to ensure such projects are fair and explore the participation of
French companies amid allegations the deals could load African countries with
unsustainable debt.
心得: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日晚 (3月24日)抵達法國,未來兩天將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其他歐洲領導人會談。習近平訪法的目的之一是紀念中法從戴高樂時代延續至今的雙邊關係。外界預期法中兩國將簽署一連串合作協議,涵蓋核能發電、航太和潔淨能源倡議。
習近平訪問法國,對馬克龍而言是一項頗為矛盾的挑戰——一方面,馬克龍希望加深歐盟與中國的關係;另一方面,他也提出要抵禦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力。習近平上周到訪意大利期間,意大利決定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的消息就已在歐洲掀起軒然大波。中國和歐洲幾個大國密切交往背後,揭示出中歐關係在2019年開始顯露的新變化。
侯佳妤(3)
政三A
05114139
侯佳妤
中國打壓宗教自由 歐洲議員要求歐盟譴責
中國打壓宗教自由引起國際社會反彈,歐洲議會跨黨團議員近日連署致函歐盟高層,呼籲譴責中方惡行,並列入4月歐中峰會討論,敦促中國政府尊重宗教自由。
歐洲議會人權小組委員會副主席蒲睿達(CristianDan Preda)、歐洲議會「歐中關係」報告主筆人貝柏士(Bas Belder)及社會黨團副主席魏登霍澤(JosefWeidenholzer )等3位跨黨派歐洲議員近日共同連署,致函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兼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茉格里尼(Federica Mogherini)及歐盟人權特別代表季爾墨(Eamon Gilmore)。
這3位議員依序分屬人民黨團、保守黨團及社會黨團,跨黨派共同對中國近年升高打壓包括天主教等宗教團體、少數種族,以及嚴密監控、迫害教會活動等違反基本人權行徑表達嚴正關切,他們呼籲歐盟當局須譴責中方惡行,並在4月舉行的歐中峰會向中方提出,敦促中國政府尊重宗教自由。
其中由於魏登霍澤與茉格里尼同屬歐洲社會黨團,使得這份連署致函別具意義。
此外,這3位議員今年1月23日曾在歐洲議會共同主辦「宗教自由在中國」研討會,當時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曾厚仁曾應邀出席。
這場研討會邀請了解中國打壓宗教的自由人士分享在習近平領政下,如何以維護安全及民族愛國主義為名,加強對天主教團體及教徒嚴密監控及迫害,包括大肆拆毀教堂及十字架,主教及教徒遭恣意軟禁、逮捕、羈押或被迫失蹤,凸顯迫害宗教自由未因中國與梵蒂岡去年簽署主教任命臨時協議有所改善,反而變本加厲。
中國一邊簽署主教任命臨時協議,一邊加劇迫害宗教自由,歐洲議會跨黨派議員呼籲歐盟高層及歐洲議會表達嚴重關切,對受迫害者提供更多支持與協助,敦促中國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人權。
心得:
宗教自由乃屬基本人權的一部分,對於歐洲國家、特別是歐盟,十分注重人權,歐洲人權議會更是人權規範與機制的典範之一,提供歐洲各國有多種的人權救濟途徑。對於西方國家來說,宗教更是佔了多數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對於中國限制宗教自由,必然會提出反對與譴責。
我認為中國對於人權的漠視已非一朝一夕之事,長久以來各國持續關注著中共人國內的權議題,對於基本人權(例如隱私權、遷徙自由)中共都已經不重視了,更何況是宗教自由呢?
前幾年曾經有幾個亞洲國家提出是否能在亞太地區建立類似歐盟人權議會的類似機構,但我認為是不可行的,畢竟亞洲最大的國家中國,是個極不重視人權的國家,若建立亞洲人權議會,很可能被中國把持,一個沒有基本人權的國家又怎能與各國主持人權議會呢?
即使歐盟對中國的人權議題持續關注,但是我認為沒有慶的手段,只透過譴責、發出聲明等等的行動,對於中國國內的人權落實是毫無作用的。
大事記(3)
1.系級:政三A
2.學號:05114141
3.姓名:林忠模
4.新聞標題: 馬克龍:歐洲對中共的「天真」時代已終結
5.新聞時間:2019/3/23
6.新聞出處: 大紀元
7.新聞全文
【大紀元2019年03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意大利與中共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在歐盟內拉響了警報。法國總統馬克龍週五(3月22日)表示,歐洲對中共的「天真」時代已結束。他說,歐盟需要拿出一個統一的對華戰略,而不是個別國家的政策。
據「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報導,歐盟對中共的重新審慎,其背後原因是歐盟核心成員意大利被中共的撒錢所誘惑。週六(3月23日),意大利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
在意大利與中共簽署合作協議的前一天,歐盟領導人展現對中共的統一立場,警告意大利政府與中共簽署「一帶一路」雙邊協議的後果。
法國總統馬克龍說:「就新『絲綢之路』討論雙邊協議,這不是一個好方法。」
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將會在下週二(3月26日)與習近平進行會面。「日經亞洲評論」稱,中方首腦與歐盟三大領袖一起會晤,實屬罕見。
「我們不只是合作夥伴,也是競爭對手,」默克爾在週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默克爾還強調了中共的市場准入壁壘。她說,歐盟與中國希望建立一種基於互惠的關係,如果中國公司有權進入歐盟的市場,那麼歐洲公司也應該有權進入中國市場。
「日經亞洲評論」說,歐盟多年來將中國視為其主要市場。但隨著中國企業在歐洲進行收購而歐洲企業經常被中共拒絕進入,或者以被迫在中國轉讓技術為前提條件獲得市場准入,中共的做法使歐盟越發感到沮喪,同時也提高了警惕性。
本週四、週五,歐盟成員國領導人聚集布魯塞爾召開歐盟峰會,討論對華新政策。這次峰會明確要求中共要促進「公平競爭和平等的市場准入」。
默克爾在峰會後表示,歐盟與中國最緊迫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確保在市場准入方面存在互惠關係。
「中國(共)正在成為真正的擴張主義者,(它)必須遵守規則」,立陶宛外交部長李納斯‧林克維丘斯(Linas Linkevicius)週一(3月18日)在與訪問歐盟的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共進午餐前告訴記者。
對於4月9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中峰會,歐盟已經草擬了一份領袖聯合公報草案。根據公報內容,歐盟希望在這次峰會上尋求和北京就開放中國經濟的最後期限達成協議,並力求讓中共兌現支持自由貿易和全球化的承諾。
8.心得
我認為這一兩年來歐洲終於開始注意到中共的實力日漸擴大,會逐漸威脅到歐洲自己的利益,不能再無條件或事毫無防備的讓中國公司單方面進入歐洲市場,而歐洲本土的企業卻總是被拒,這樣是非常不平等的,這樣一點都不合理,希望歐洲接下來能建立明確的規則,而中共也應該要配合,然後彼此合作,而不是讓中國佔盡了所有的好處。
早日建立互惠協定是必須的,同時這也能讓世界經濟變的更加活絡,國際必須彼此緊密合作,才能帶動國際經濟成長,無論是任何國家都一樣,這個問題是我們必須重視的,要求市場平等互惠。
訂閱:
文章 (Atom)